達魯瑪克文化資訊社團課程回顧
這學期感謝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朱校長的邀請,讓我們有機會進到學校擔任週五下午三到六年級「文化資訊社團」的指導老師。
起初夥伴們花了不少時間討論文化如何和資訊結合,又如何將山林見習生正在做的事情分享給孩子們?感謝朱校長指點方向,讓我們確認在執行「生態調查」、「田野調查」這些過程中,確實包含了資訊能力的運用。
例如,生態調查時要如何操作相機、手機並用電腦進行紀錄,田野調查時如何拍攝、錄音,以及最後如何呈現我們所做的事情,這些都是資訊能力的培養。只是,要運用什麼媒介或平台,讓國小階段的孩子們了解、並願意關心、紀錄周遭的生態環境呢?
幾經討論之後,團隊最後選擇「iNaturalist」這個平台。iNat是一個以紀錄、辨識動植物的線上平台,也是一個強大的、動態的、可以讓使用者們互相交流的資料庫。當使用者上傳一張動植物相片時,iNat的資料庫便會協助辨識這張照片的物種,若資料庫無法鑑定,也可以交由線上的專家及自然愛好者協助辨識。
此外,重視在地化、會根據使用者及相片位址提供建議及物種俗名,加上可以運用平板、手機操作,操作門檻低的優點,也是我們決定利用iNat平台進行教學的原因。
一個學期實際操作下來,我們也發覺iNat真的是老少咸宜、能夠培養「公民科學家」並且擁有強大功能的資料庫。在此分享我們不斷進行滾動式修正之後的課程安排,實際每一梯次操作模式也會有所不同。歡迎大家一起討論、並給我們建議,謝謝!
第一週|
1. 臺灣(達魯瑪克部落)野生動植物
2. iNaturalist平台介紹
3. 建立iNaturalist帳號
第二週|
1. 自動照相機功用及介紹
2. 分組選擇位置並架設自動照相機
第三週|
1. 運用平板拍照記錄校園植物
2. 上傳照片並實際運用iNat進行辨識
第四週|
1. 回收自動照相機並檢視相片
2. 上傳照片並實際運用iNat進行辨識
第五週|
1. 課程複習及測驗